人究竟该怎样活着才能不辜负这不并漫长的一生?

三千年前,中国的一位古代哲人说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一千年后,唐代的学者孔颖达对此又作了精辟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经过历代儒家巨子的垂训推崇,三不朽几乎成为了中国士子的zui高人格典范和追求,当然能达到者凤毛麟角,综观中国史,能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跟所有时代普通人的成长经历一样,年轻时他也曾离经叛道、行事乖张,但是对儒家范式人格的追求,让他从小县城走了出来,读书,进学,仕宦,也曾廷杖受辱,在监狱里度过了好多时光,zui后终于东山再起,剿匪平乱,威震八方,成就了一世功名。与他的许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不同,在受尽屈辱、备尝艰辛的谪宦期间,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依然吟诗、唱歌、弹琴,zui后大彻大悟,横空创立了阳明心学。

作为思想史上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王阳明独步古今,把东方的思想推动了一大步。他提倡从自己的内心中去寻找真理。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他强调 “知行合一”,反对“先知后行”的朱熹学说。因此,他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辞官回乡讲学,践行知行合一的哲学。

王阳明的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流播千古,响彻中外,不仅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蒋介石等人从中受益,而有着“日本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也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他的经营哲学中无不渗透着王阳明的思想,更有论者称近代日本的崛起和新加坡、韩国等国的腾飞和践行王阳明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之一不无关系,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甚至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关于王阳明,人们可能zui关心的几个问题是:知和行如何做到统一?在物欲横流的喧嚣红尘,致良知又如何成为可能?带着这些疑问,在六年多的时间里,本书作者遍捡了所有能查阅的王阳明资料,并行程两万五千里实地考察了王阳明的足迹,采访了王氏后裔的一些成员及诸多阳明学专家学者,然后闭关修炼,耗时一年多,写下了这部长达108万字的历史传记小说《王阳明》,试图从小说的视角注解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

从世俗的角度讲,王阳明也许无法成就秦皇汉武那样的事功,但是对于时间来说,俱往矣!历万载而不朽的唯有思想的光辉——阳明学,它就像宇宙中的光,自诞生之刻起,便永存于天地间,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推荐语

今天,你所困惑的,王阳明也曾经困惑过,你所迷茫的,王阳明也曾经迷茫过;王阳明:中国人的心灵导师。帮你修好这颗心、做好一个人。

作者

王程强,字诚一,号正行,1985年考入河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做翻译,再做记者,后到出版社做编辑。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习练原始太极拳、道家的站桩和佛家的打坐,日常诵读和抄写中华经典。主编有《知行合一?王阳明咏良知手迹》。 

查看全部
目录

第九十九章 劝诱贼王 走拜赣州

第一百章 贼王进城 衙门磕头

第一百0一章 摆鸿门宴 擒池仲容

第一百0二章 扮贼捉贼 剪灭悍贼

第一百0三章 山洞小住 县学劝俗

第一百0四章 痴心弟子 胡子学生

第一百0五章 书院说教 培训师资

第一百0六章 著《修道说》 刻《传习录》

第一百0七章 《乡约》自律 仁施民生

第一百0八章 宁王密使 赣州拉拢

第一百0九章 心学弟子 周旋王府

第一百 一十 章 官府捕贼 王府养盗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正德惊醒 驸马问责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绕道北上 赴闽公干

第一百一十三章 拘押百官 宁王反朝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丰城遇险 祈祷北风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夜宿临江 判贼动向

第一百一十六章 心兵百万 吓阻叛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叛王起疑 龟缩南昌

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驻吉安 上疏告变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尽反 我辈尽忠

第一百 二十 章 八旬忠臣 闺门烈妇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丰城会议 部署战略

第一百二十二章 市汊誓师 激励人心

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占南昌 预备木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庆解围 回救南昌

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擒叛王 歼灭叛军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君臣贪功 将军出征

第一百二十七章 忠心仁政 不听乱命

第一百二十八章 闯门拜访 感动张永

第一百二十九章 愁别西湖 泪洒京口

第一百 三十 章 以德报怨 委曲求全

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智报怨 挫损凶焰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白之冤 无缘申诉

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登九华 再坐东崖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户部追粮 赣江水患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通天岩前 揭示良知

第一百三十六章 良知人少 旧知势众

第一百三十七章 告别江西 回归家乡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余姚收徒 七十四人

第一百三十九章 荣封伯爵 老父寿终

第一百 四十 章 诽谤再起 智者不辩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会试考题 污蔑新学

第一百四十二章 计收王畿 浪荡书生

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府弟子 问学问政

第一百四十四章 稽山书院 略说五经

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妻临终 介绍新妇

第一百四十六章 良知助考 打蛇七寸

第一百四十七章 心地无私 满街圣人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天泉证道 四句教言

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西道上 沿途讲学

第一百 五十 章 一路走访 赣州调研

第一百五十一章 梧州开府 策划和解

第一百五十二章 横州会议 策划和平

第一百五十三章 和平使者 传递和声

第一百五十四章 恩威并用 思田和解

第一百五十五章 敷文书院 传布良知

第一百五十六章 秀才师徒 哭诉血债

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处讲学 暗中谋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力使力 剿灭顽匪

第一百五十九章 谒伏波庙 重温旧梦

第一百 六十 章 青龙铺畔 落幕人生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