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经济洪流下的生态脆弱,以低密度住宅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该怎样走?探讨生存、生态、生活的景观策略是本书的研究核心。全书以国内外的生态研究为背景,通过现状、成因、发展模式等论述,提出共生格局的景观概念。那么,如何走好未来之路?研究从生态住宅到生态善治的上海行动,人居构建已成为跨越城乡的多元模式。因此,共生共建的景观策略,将推动绿色生活的新未来。

作者

吴衡(1976.7~),山东郯城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景观与地产开发。长期从事景观设计与工程管理,先后在《中国给水排水》、《住宅科技》、《建筑》、《园林》等刊发专业论文10余篇。

查看全部
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五节 目标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篇:城郊住宅的景观特征

第一节 城郊住宅的景观形态

第二节 生活城郊化的成因

第三节 低密度住宅的景观类型

第四节 城郊住宅的营造模式

第五节 低密度住宅的生态反思

第六节 小结

第3章 理论篇:生态住区的景观策略

第一节 影响因素

第二节 健康生活的生态设计

第三节 人文景观的营造策略

第四节 运营维护的长效策略

第五节 小结

第4章 实践篇:曲水流觞在西郊

第一节 人居需求的目标分解

第二节 产品研发与服务创新

第三节 隐逸文化的适应性

第四节 景观场地的安全互动

第五节 植物组景的生境策略

第六节 人工水系的生态安全

第七节 堆坡造景的技术应用

第八节 小结

第5章 探索篇:生态善治的共生研究

第一节 城郊住区的生态契机

第二节 生态住居的调控方法

第三节 生态善治的构建模式

第四节 城镇乡村的共生趋势

第五节 小结

第6章 结论篇:共生景观的生态未来

第一节 跨界行动的应用构想

第二节 共生景观的设计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西郊项目的经济指标

致谢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