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党史博览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西北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轰动世界。

很多人不知道,这颗原子弹在爆炸之前一直有个神秘的代号“596”。而在当时参与原子弹研制的科学家中,它还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争气弹。

1959年6月20日,苏联方面致信中共中央,暂缓提供原本承诺提供的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有关图纸资料,此后开始撤离在华的该领域专家。当时有人断言:“离开外界援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就在此时,1959年7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并将第一颗原子弹以苏联毁约的年月“596”作为代号,中国的科学家们也以此励志,誓言要尽早造出这颗事关民族尊严的“争气弹”。

60年前,新中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同时还面临着西方大国的核讹诈与核垄断,研制原子弹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在西北荒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中,中国人最终用一声巨响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自己争了气。后来,“争气弹”的故事成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一个缩影,也是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又一体现。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21年第11期

0/400 提交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图片( 0/ 9

全部评论

0/200
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  服务咨询:400-819-9993

京ICP证04043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京)字第416号 京公安备案1101080202046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知网文化
扫码下载客户端

收藏作品,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