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宇宙探索

诗词中的天文学——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琦玉;疯车
科学有意思

唐代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意思是说人生聚散不定,动不动就像“参”与“商”一样分隔东西、不能相见。你知道“参”与“商”指的是什么吗?为什么它们不能相见?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们的故事。


“参商”的典故


在古书《左传》中,晋国的国君晋平公生病,郑国的国君派一个名叫子产的人前去探病。占卜的人说,晋平公的病是实沈、台骀(dài)在作怪,晋平公身边的人就向子产请教实沈和台骀究竟是什么神灵。对于晋平公的真实病因子产不便多说,只是为其讲述了实沈和台骀的故事,通过故事说明晋平公的病与这两位神灵无关,婉言劝告晋平公要勤于政事,不要沉湎于酒色。

那么子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听听吧!

从前,帝喾(k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阏(yān)伯,小儿子名叫实沈,他们住在树林里,二人从小就不和睦,只要一见面就会动武。帝喾认为这样很不好,就想把两兄弟分开安顿在东、西两边。于是他让阏伯迁到商丘(今河南东部),主管辰星。后来,商朝人承袭了这一传统,所以辰星又被称为商星。小儿子实沈则被安排迁往大夏(今山西南部),主管参星。后来,这一传统被唐国人继承下来。唐国的君主名叫唐叔虞,是武王姬发之子。相传武王在王后邑姜怀孕的时候,梦见天帝对他说:“我为你的儿子起名为虞,准备将唐国赐给他,此处归属参星,他可以在此繁衍养育他的子孙。”等到孩子生下来,他的掌心纹路很像虞字,于是就被取名为虞。后来,周成王即位后,皇父周公旦摄政,带兵战胜唐国后,就把唐地封给了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xiè)继位,迁居晋水附近,改国号为晋。所以,参星就成了晋国的星宿。这样追溯起来,实沈就是参星之神。

再说台骀,从前金天氏有后代名叫昧,做掌管雨水之神,生下了允格和台骀。台骀继承了他的事业,疏通了汾水、洮(táo)水,堵住了大泽。颛顼(zhuān xū)因此嘉奖他,把汾川封给了他,此后沈、姒、蓐、黄四国世代守着此地。后来,晋国灭掉这四个国家,控制了汾水一带。由此看来,台骀就是汾水之神。

山川的神灵主管旱涝、瘟疫,日月星辰的神灵主管雨雪风霜,有灾祸或不合时令的事情发生时,人们就向这些神灵祈祷消灾。至于晋平公现在生病,是劳逸不合、饮食不周、哀乐过度的缘故,山川、星辰的神灵怎么会降病给国君呢?

晋平公听身边的人讲了子产的话后由衷地赞叹:“子产真是知识渊博的君子呀!”于是重重赏赐了子产。后来,人们借用晋平公评价子产的话,以“博物君子”来指代那些博学多识的人。


典故中的小知识


中国古代天文学将星空划分出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四象分别指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和南方朱雀;在这四象中,古人又将每一象划分出七个星宿,总共二十八个星宿。在上面故事中出现的参星就位于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而商星(辰星)在古代天文学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大火星”,大火星可不是我们太阳系中的那颗行星,而是一等亮度的恒星——心宿二。这颗恒星处于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和心宿在西方星座体系中对应着猎户座和天蝎座,位于星空的西方和东方,其中的参星和商星也刚好位于相对的东西两侧,每当商星从东方升起,参星就在西方落下;而等参星东升,商星就正好西沉了。参宿和心宿,参星和商星就像实沈和阏伯两兄弟一样,永无相见之日。所以,后人常用“参商”一词表示相距遥远。

◎参宿和心宿的位置图


古为今用


【参商之阔】出自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比喻亲人隔绝、不和睦,不能相见。

【兄弟参商】比喻兄弟之间不和睦。

【参辰卯酉】出自王实甫《西厢记》:“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比喻双方敌对或互不相让。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节选自[唐]李白《上留田行》


此诗讲述李白来到上留田时,看到一处孤坟,得知这里埋葬的是英年早逝的田氏。然而不幸的是,田氏去世,他的哥哥不肯将其埋葬,乡里人只好把他埋于此处。于是李白感慨:“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一年朝东的枝条枯萎而朝西的枝条荣润,转一年则西面荣东面枯。树犹如此呀!为什么人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容呢?”


来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20年第06期

0/400 提交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图片( 0/ 9

全部评论

科学有意思

横扫思维盲区,探索科普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29622粉丝

关注

期刊推荐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0年第06期

主办:新蕾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

周期:月刊

阅读本刊
0/200
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  服务咨询:400-819-9993

京ICP证04043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京)字第416号 京公安备案1101080202046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知网文化
扫码下载客户端

收藏作品,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