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不能言最可人。晋中石雕天地情。
石雕艺术,是指用各种可雕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中国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并一直沿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
不同时期,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都促进了石雕创作的发展演变。石雕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形象生动而又实在的人类历史。
中国传统石雕分为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石阙和牌坊石雕、石窟和摩崖石雕、塔建筑石雕、碑书石雕、人物与动物石雕、生活工艺用品石雕、寺庙神殿与经幢祭坛石雕、石桥石雕、陵园石雕等几大类,其雕刻手法也十分丰富,有浮雕、透雕、圆雕、沉雕、镂雕、影雕等。
山西是中国地上文物宝库,石雕作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晋中多数县市地处山西经济文化发达的晋中盆地及对外交通要道,晋商最为集中,其石雕古迹不仅数量繁多,且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独具特色,承载着晋商深厚的商业文化、家庭文化,承载着晋商的精神信仰,是了解晋商的一扇重要窗口,在山西石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漫步在镶嵌各种雕刻的古老建筑之间,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
节选自《品味晋中:“爱上晋中”文化丛书之“三雕”探妙》
《品味晋中:“爱上晋中”文化丛书之“三雕”探妙》
任秀红/主编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378-5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