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技创新莫过于Chat GPT的颠覆式创新。有人说,Chat GPT的重要性,仅次于互联网发明本身。它对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乃至世界格局的重塑,注定是颠覆式的变革创新。
所谓颠覆式变革创新,就是对整个产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创新,而不是在原有技术上的小修小补。近40年的科技发展史可说是一部互联网的进化史,更是一部“颠覆式创新vs被颠覆式创新”的产业变革史。如,网景雅虎门户网站战胜比尔·盖茨Windows操作系统,将人们带入互联网时代;乔布斯的i Phone智能手机颠覆诺基亚王朝,将互联网带入智能时代;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产业格局,更是将创新引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这里列举的颠覆式创新给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颠覆式创新几乎都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甚至主要集中在硅谷这个地方?
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归之于“企业家精神”。从早期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到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分别从宏观、中观,即企业家群体层面阐述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关系,加深了读者对创新问题的认知。其中,德鲁克把创新视为“企业家精神”的标志。德鲁克说:“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企业家最主要的任务是做与众不同的事,而非将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德鲁克总结出创新的三种类型、七个来源、六种原则以及四种战略、四种方法。按照德鲁克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关系的阐述,互联网颠覆史,也是一部“企业家精神绽放史”。
德鲁克等的“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力作,无疑是理解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经典。但是,德鲁克等只是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企业家群体)阐释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关系,没有深入探讨微观层面的企业家精神。所谓微观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每一位企业家个体具备的精神内涵。这就是每位个体企业家的心知、心智和心境。王阳明于《传习录》中指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其意是:每个人认识的世界,就是心灵体验到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同理,以“心学”为基础的“心·管理”说的是:“我(企业家)的心到哪里,管理就到哪里。”从“心·管理”的视角看问题,企业家个体的心知、心智、心境与创新行为是一致的、成正比的。企业家个体心知有多深,心智有多灵,心境有多高,企业家个体领导的企业创新的力度就有多强。例如,某一企业家的心知浅薄,功利心强,注重眼前利益,他所领导的企业创新行为就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我们有些企业的AI创新属于功利路线。2014年百度秘密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刚学会基本对话,就开始找盈利场景,于是出现了小度AI及其家电衍生物。2018年阿里达摩院开发的对话机器人刚能说话,就转向阿里小蜜客服机器人;无人驾驶刚开始学会在开放的道路上低速行驶,只会认路、认障碍物,就开始搞无人车配送。据曾在中国最顶级的三家公司搞AI十年的员工爆料:每个公司AI项目都是在两年左右,产品刚有雏形,技术和产品就被迫为业务目标服务。大部分AI公司关心的问题是AI有哪些业务机会,怎样尽快赚钱。企业创新投入的同时,想的都是如何市场化技巧。
反观谷歌的围棋、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到现在的Chat GPT,它们都有同样的三个特征:(1)默默地埋头攻关和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蛰伏多年;(2)一鸣惊人,出来都是“王炸”,俗话说“盖帽了”;(3)靠技术基建挣钱,看不到直接盈利模式。显然,颠覆式创新的背后是某个企业家志存高远的心境和淡定的心智。浅薄的、急功近利的功利心是不可能产生颠覆式创新的。如Chat GPT背后是一场深刻的计算革命。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一片混乱中,察觉到一个大趋势,计算世界需要新的算力。于是英伟达开始all in AI,被算力困扰了几十年的AI,因此迎来了大爆发。在这里不能不说黄仁勋的心境和心智,从想为全球游戏玩家打造最好的3D图形芯片,成功地转型用GPU来加速其更加复杂与庞大的计算。这就是黄仁勋的心境与心智:“做独特的事情,做独特的贡献。如果发现自己正在做和别人相同的事,那就应该告诉自己,这不是有才华的人应该做的。”显然,颠覆式创新不能倾向于内定思维去模仿,一定是基于第一原理,即原始性创新,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从“心·管理”谈颠覆式创新,应该看到每个企业家的精神内涵是有差异的,如企业家“心气”(志气、正气),以及眼界有高下之别。有的企业家“心气”高,志存高远。如马斯克,背负人类的理想,想常人所非想:火箭回收、上火星、脑机接口……关心的是星辰大海,专注的是颠覆式创新,即基于第一原理(原始性创新),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所不同的是,有的企业家“关注地球人的生活”,构建互联网平台,打造支付系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直至社区团购。两者的最大差别是创新的力度。诚如周鸿袆所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使用最方便的支付宝、微信都是马斯克创造的。因为马斯克搞的电子支付,即在苹果系统上的Pay Pal,才有今天不用带钱包就能进行所有支付这么方便……马云、马化腾最多是一个追随者、仿冒者。他们没有真正改变世界的创新。”(首席访谈公众号)周鸿袆所言直白地说出了企业家的“心气”、眼界、格局以及创新行为的差别。
从“心·管理”谈企业家的颠覆式创新,需要企业家的定心(战略定力)、耐心(战略耐力)、信心。尤其是中国企业家,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常常会受到美国的打压、围堵,如果没有定心、耐心和坚持不懈的韧性和持之以恒的恒心,必达目标的信心,很难在颠覆式创新中有所作为。例如华为,十年烧光9773亿科研费,从“根”突破美国封锁,涅槃归来。任正非说,这三十年华为从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到十几万人去冲锋攻击同一个“城墙口”。至今,攻击这一“城墙口”的弹药量每年200亿美元(研发),全世界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敢像华为一样对同一“城墙口”有这么强的“炮击量”。因此,华为有信心跑赢美国。现在,华为完全脱离美国零部件也能生存。但是,华为不排斥美国的零部件,希望在新的起跑线上与欧洲、美、日、韩再次起跑,共同为人类做贡献,真可谓“大心脏”“大胸怀”“大格局”。
然而,企业家在定心、耐心、信心方面还是有差异的。例如2023年5月15日阿里巴巴官宣:关停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投入1000亿),仅有80~90名员工被转去菜鸟集团,维持小蛮驴业务的运营,其余200人全部转岗或裁员。说白了,阿里的自动驾驶不再以探索前沿科技为主,而转成菜鸟的“技术支持团队”,更加“务实”了。同样,OPPO投入500亿用于芯片研发成立的ZEKU也宣布关停,3000人研发团队解散。可见,在颠覆式创新的道路上,企业家如果没有定心(战略定力)、耐心(战略耐力)和持之以恒的恒心,以及必达目标的信心,很难在颠覆式创新领域有所作为。正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所言:“你必须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才能成就伟大。”
从“心·管理”谈企业家颠覆式创新的精神有二:(1)心存仁义,肩负重任。考量的是企业家为改变世界做了哪些事情,而不是为自己争得多大名誉,得到多大利益。如马斯克最近的疯狂计划是可持续能源发展工程,建设一百个Giga工厂,让全世界所有人都免费用电。(2)淡泊明志,志趣高洁,宁静致远。诚如诸葛亮《诫子书》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企业家在面对创新的不确定环境时,需要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即定心、耐心、恒心、信心,更需要仰望星空,内修浩瀚之心,外向星辰大海。这就是企业家颠覆式创新精神的内核,即宏观视野和决心,以及责任和担当。
来源:《上海管理科学》2023年第04期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