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华千年

宋朝:中国古代历史的“天花板”


一、学者眼中的宋朝

我有一位朋友,每逢现实暗淡便在深夜的朋友圈发出梦呓:我要蛰伏在宋朝的一处茶楼,看宋朝的女子穿行在《雨霖铃》的诗句里和柳永聊天。

香港著名词作家林夕说:“如果能穿越到一个朝代的话,那我肯定选宋朝,宋朝文人的地位比较高,而且文人的生活在宋朝也比较精致。”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则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说:“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所造就十八九。”

钱穆先生指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陈寅恪先生则言:“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

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就军事威力和势力范围而言,宋朝是差等生,最多就是及格;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是个优等生。

宋代被人们比喻为“2000年历史的天花板”,这么好的宋朝我们都没有见过。宋朝真的那么好?


二、经济上的超级强国

宋朝是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时代,毫无疑问。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遏制了军队拥兵自重,巩固了皇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军政机关、动员系统与指挥系统分离开来,宋朝皇帝取消了以政治斗争为纲的治国方略,唐朝严格实行的宵禁政策迅速变成了北宋夜夜欢歌的宵市。

宋都开封和杭州,皆是不夜城,坊市合一,夜市未了,早市开场,间有鬼市,甚至还有跳蚤市场。在学院派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市民忙忙碌碌,力夫竞竞营营,店铺财源滚滚,车马喧嚣过市,仕女丰彩都丽,文士风流神韵,建筑鳞次栉比,街衢热闹非凡,一派市井繁荣发达景象。

取消禁夜令,把夜晚还给老百姓。宋王朝突飞猛进,人的精神和国的财力与日俱增。汴京鼎盛时拥有100万人口,而临安(今杭州)的常住人口为150万,加上流动人口和不断从北方逃奔故国的遗民,人数更多,已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林升那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貌似讽刺醉生梦死的临安人,但“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百姓安享太平,笙歌弦舞,又未尝不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宋朝的GDP占了全世界的60%,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能够达到1.5亿两白银;宋朝没有重农轻商,80%的中央税收都是非农税;更重要的是藏富于民,“动得百十万络,皆宽民力也”。正因为如此,全国记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


三、文人的天堂

今天,最想穿越回宋朝的几乎都是文人,那么宋朝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唐诗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放异彩,紧随其后的宋词傲然横空,夺去了唐诗一半的光芒。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和文明成果不胜枚举,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米芾、黄庭坚、毕昇、沈括、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朱熹、岳飞、文天祥……大家名家扎堆,名流云集,当真是“士大夫的乐园”。

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人,进退不失据,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东坡贬到岭南这等蛮荒之地,无哀怨嗟叹,反乐观旷达,吃个荔枝都乐不思蜀,敛才就陶,自露本色。

有宋一代,诗歌、书法、绘画成为文人伸张自我和主观的形式。“达我意,会我心,适我意。”完全是个人追求。

被金人虏去后猪狗不如的宋徽宗,尤善丹青。笔墨天成、妙体众形是赵佶画作和谐感的最佳体现。藏于日本的徽宗的《桃鸠图》,画只鸟都能画出不流俗,鸠瞳“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鸟喙精妙,鸟腹浑圆,让人感受到一只鸟的体温与生命活力。

宋徽宗考查画师,出题目为“孔雀升高,必举左”,这种意境宛然使后世之人尤其南宋士大夫,感慨其巧夺天工,甚至痛哭天涯。

宋徽宗身上的光芒,在后世越发彰显,以至现在的任何一种流行的美学、高雅的生活方式,都有宋徽宗的影子。身为人的个性和灵性,宋徽宗的书法、茶、画、收藏、园林,甚至一块石头,一直被念及,他以自己的创作、标准和品位来发展美的表现形式,虽然宋徽宗的身影湮灭在漫漫胡尘中,但他对文化的认知流传至今。

在宋徽宗的带领下,北宋人对于美的热烈追求开辟了大片新的天地。瘦金体、花鸟、文人画,代替了赵佶个人的具体形象,他以品位和修养成为千年里长久流传的典范。

宋人有一种静观万物之美的豁达、包容和自信。有人说北宋的知识分子最像人,平淡天真,雍容自得,他们对生命的自信在于剥离了权力、财富后对个体生命的深刻体认。黄庭坚、苏东坡的书法里充满了涂改的部分,他们不怕别人看到自己有过错,著名的《寒食帖》亦然,字写错了,圈掉再写。寒食帖是苏东坡在人生摔一大跟头后摔出来的,别人说这字好丑,苏东坡自嘲是“石压蛤蟆体”。你笑由你笑,我自乐逍遥。


四、古代美学的高光时代

在宋代,人们更容易对生活产生喜悦,对日常琐事充满爱意,在无聊中发现美的意趣。不入前代诗人法眼的日常生活细节,或者是尽人皆知的身边事,到了宋人笔下,都成了反复吟唱的对象。宋人的诗歌比前人的更接地气,更亲近俗世。

宋代是古代美学的高光时代,绝对单纯,绝对简约,堪称极简主义的鼻祖。

花花绿绿的唐三彩到宋代一律的素朴了。烧坏的冰裂纹有种沧桑美,宋人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把败笔、损坏都变成美,宋人敢用墨来作画,墨分五彩,淡雅比彩色更高贵。

日本学者小杉一雄说,宋瓷“才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的器物”。把无用的东西放大到极致的美,是闲的,也是有趣的。关于瓷,最有名的诗句来自宋徽宗“雨过天青云破处”,而对茶花,宋徽宗会发出“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的感叹。放在今天,宋徽宗定是人们乐见的“有趣的灵魂”,但有趣的灵魂都死得太快。

在宋朝,不光文人活得有声有色,市井小民也过得有滋有味。勾栏瓦肆的杂剧、滑稽戏、讲史、歌舞、傀儡戏、皮影戏、魔术、杂技、蹴鞠、相扑等娱乐节目,“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朝的女性地位也相当的高,苏轼的好友陈慥,在家里长期受到老婆的压迫和欺凌,活得人不人鬼不鬼。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一诗,嘲笑陈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陈慥在外纵侠任义,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是到了家里,则畏夫人如虎。

文明往往屈服于野蛮,书生从来斗不过武夫。大宋王朝,先后被辽、金、元、西夏、党项等强邻肆虐、扼杀,可谓“生不逢时”。正如古希腊亡于古罗马,古罗马亡于日耳曼,宋朝两次亡于外族。

 

来源:《文史天地》2022年第12期

0/400 提交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图片( 0/ 9

全部评论

经纬历史

上下五千年,读史知典辨古今,识是非,化人文。

31669粉丝

关注

期刊推荐

文史天地 2022年第12期

主办:贵州省政协办公厅

周期:月刊

阅读本刊
0/200
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  服务咨询:400-819-9993

京ICP证04043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京)字第416号 京公安备案1101080202046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知网文化
扫码下载客户端

收藏作品,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