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文化 > 饮食文化> 食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哪些必吃的美食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龙是神话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异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避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正月一个月没有理发,到了“龙抬头”这一天,大大小小的理发店都挤满了人,这一天小孩理发,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好运连连。

当然,这也是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在这一天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传统美食。除了要剪头发之外,还有着吃“龙食”的传统习俗。人们将食物赋予龙的寓意,化身龙的影子,认为吃龙食沾龙气,从而迎来一年的好运和福气。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吃龙须——龙须面

很多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捏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这种面条细如发丝,宛如龙须,所以在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吃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吃龙耳——饺子

饺子的形状似元宝,有的形状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一旦染病后不太容易治好,而人们认为龙是吉祥的化身,“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就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所以,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俗语。而且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


吃龙胆——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龙头节这一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为“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包入糖馅、豆馅、菜馅等。油炸后色泽金黄,吃起来里香外脆,非常可口。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吃龙鳞——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在二月二这一天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据说,这个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营养丰富,象征富裕美满。


挑龙头——猪头

二月二吃猪头,叫“挑龙头”。古时候,猪头不能随便吃,一般都是祭祀的贡品。一般农户人家,过小年时杀猪宰羊,从这一天起,每天的饭菜都要见点肉,等到正月过完,猪肉基本上也都吃光了,最后就剩下一个猪头留到二月二吃。因为二月二之后就开始春耕,龙王管降雨,所以人们要把最好的“猪头”供奉给龙王吃。


吃龙眼——元宵

这天所有的吃的菜肴都要和“龙”联系起来,馄饨代表的是“龙眼”。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多吃几颗,让眼睛更明亮,看清前进的道路。而在四川,元宵象征着“龙眼”,且元宵有团团圆圆的意思,也算是讨个好的彩头。


揭龙皮——葱饼

“二月二,刮大风,拾干棒儿,摊煎饼”山西吕梁地区龙头节这天吃煎饼或葱油烙饼。葱花饼外酥里嫩,一片片撕着吃,称之为“揭龙皮”。有些地方也把二月二吃的饼叫“龙鳞饼”。


啃龙骨——油条

撒子、麻花、油条等长长的条状,在滚油里炸制时,犹如金龙出海,翻江倒海。这一天吃这些东西谓之为“啃龙骨”。


食龙子——米饭

真的非常佩服我国古人的智慧,就连一碗再平常不过的米饭,在龙头节这天也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由于米饭粒粒分明,形如龙子,因此而得名,寓意多子多福。


吃龙蛋——鸡蛋

鸡蛋象征着“龙蛋”,“龙抬头”这一天都会煮一个鸡蛋,家里大人小孩都要吃,因为蛋的形状都相似,所以鸡蛋在这一天叫“龙蛋”,寓意着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吃龙豆——炒豆子

在北方、特别是西北部地区,这一天都会吃炒蚕豆(或者黄豆),不仅口感酥脆,而且寓意美好,谚语云:“龙抬头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得病地丰收。”

我国幅员辽阔,民俗风情各不相同,除了上述的这些具有美好寓意的龙头节美食外,还有一些地方的食物讲究,也颇有意思。


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撑腰糕

江浙沪地区的人们在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撑腰糕”的习俗,有“把腰撑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


芥菜饭

这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


爆米花

相传,当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所以家家户户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炒面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炒面条是将面条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与肉丝、油豆腐丝、春笋丝、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掉了。


面旗子

淄博老百姓则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子,就是切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菱形面片,将晾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成炒面旗。


来源:《餐饮世界》2022年第03期

0/400 提交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图片( 0/ 9

全部评论

文化纵横

开卷看典,览多方视野,触文化根脉,探世间玄机。

37486粉丝

关注

期刊推荐

餐饮世界 2022年第03期

主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周期:月刊

阅读本刊
0/200
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  服务咨询:400-819-9993

京ICP证04043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京)字第416号 京公安备案1101080202046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知网文化
扫码下载客户端

收藏作品,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