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读

古人面壁为哪般?

李学开
文化纵横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面壁”,意为“面对墙壁”,原为佛教用语,相传南朝名僧达摩大师刻苦修行,终日面壁而坐,默诵经文,后来成为佛教禅宗的始祖。

古人为什么要面壁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面壁修身养神。面对墙壁静坐,摒弃一切杂念,借此修炼身心。苏轼《答王幼安宣德启》:“方将求田问舍,为三百年之养;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晴雯道:‘袭人么?越发道学了,独自个在屋里面壁呢。’”

二是面壁苦读。面对墙壁读书,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宋史·宗悫传》:“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王晫《今世说·文学》:“方渭仁少年负气自豪。里中时有文会,每当同人搦管拈题,苦吟面壁;方与毛会侯,辄握手修篁怪石间,相与纵谭天下事。”姚鼐《送余伯扶重游武昌》:“皖中山远人士稀,爱咏清辞长面壁。”

三是面壁思过。这是古代的一种惩罚方式,让犯过错者面对墙壁站着,静心思考自己的过错。因为面壁的时候,受惩罚者只能看到一面墙,不容易受外界形形色色事物的干扰,更能集中注意力反省自己。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面壁思过,敬听天命。”在金庸《笑傲江湖》第七章“授谱”中,岳不群将林平之收为华山派的弟子后,立即找令狐冲“算账”,以他“此番下山,大损我派声誉”为由,罚他上思过崖面壁一年。

 

来源:《课外语文》2022年第11期

0/400 提交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图片( 0/ 9

全部评论

文化纵横

开卷看典,览多方视野,触文化根脉,探世间玄机。

37486粉丝

关注

期刊推荐

课外语文 2022年第11期

主办:辽宁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周期:月刊

阅读本刊
0/200
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  服务咨询:400-819-9993

京ICP证04043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京)字第416号 京公安备案1101080202046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知网文化
扫码下载客户端

收藏作品,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