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山石,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留校任研究员。1954年由国家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60年毕业,获红色全优文凭,并获艺术家称号。回国后一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学院教务长,以及浙江油画学会会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乌克兰艺术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等。代表作有《英勇不屈》《井冈山上》《血肉长城》等,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艺术评论
任何个人风格,乃至民族风格,都是自然而然地从娴熟中生发出来的。全山石的油画既有其个人气质的印记,也具有中国油画特有的气息。但就油画而言,他从未简单地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他尊重油画本有语言,即使在临摹敦煌壁画时,他也没有从表面上吸收民族元素或图式,而是以油画语言重新阐释其色彩与构图之美。对他来说,艺术的风格可以进行比较,个人的艺术格调有高有低,但风格绝无等级之分。艺术是人类创造中的一个特殊领域,艺术只有优劣之分,而无先进与落后之别。全山石坚持走油画写实的道路,因为他深知油画媒介的发明和推广,就是为了更好地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与自然物象。完全脱离写实性,也就失去了画油画的意义。
波德莱尔说过,造型艺术是一种“同时包含客观与主观的唤起性魔术,是一个外在于艺术家和艺术本身的世界”。通过艺术家的思想和手而超越了技术、风格、个人而融入艺术史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杰作。这些都是全老师的油画探索给予我们的启示。
摘自《饱满的笔触、交响的形色——论全山石的油画艺术》,作者: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当代油画》2022年03期
——《新美术》2009年30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