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

版上春秋——黄永玉先生的版画艺术 名家书画馆

《荣宝斋》2020年08期 版画 黄永玉
播放:844

图集简介

文/陈履生

  黄永玉先生八岁那年,一九三一年的八月,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了影响中国现代版画进程的“木刻讲习会”,这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鲁迅先生对于版画的收藏与研究、推广,则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即已经开始。鲁迅与新兴版画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鲁迅的功绩在于影响和感召了一批年轻的艺术学生投身到新兴版画运动之中,造就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版画的历史。虽然,当年的“木刻讲习会”只有十三位学员,但是,星星之火所引发的燎原之势,使得包括像黄永玉先生这样的后生都能够投身于此,成就了他们艺术人生的第一个篇章。

  黄永玉先生在少年时期就进入社会。他既没有能够获得完整的初中教育,也没有能够在美术学院中学习,更没有能够在“木刻讲习会”那里获得基础的培训,其学习和成长的方式异于同时期在国立艺专、上海美专等院校中学习的学生。因此,当他一九五三年从香港到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时,他掉到了版画的窝里。环顾周围,有毕业于延安鲁艺,被徐悲鸿称为“中国艺术界一卓绝之天才”的古元,有属于国统区的原国立艺专的教授李桦,而那些来自延安和解放区的其他画种的画家几乎都是木刻的行家里手,其中有一九三八年“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团长胡一川以及重要成员罗工柳,还有从延安到重庆,并在重庆两次受到周恩来接见的王琦。

一九五四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第一个版画系,这  时候,画家与画种联系到了一起,许多画家有了与自己相应的专业和专业身份。从此,黄永玉先生开始了他的版画教学生涯,直至退休。

  一九三八年,十五岁的黄永玉先生正是古人所说的“未及弱冠”之时,他参加了在浙江金华由野夫、金逢孙主持的“东南木刻协会”。翌年,他的木刻《下场》就发表在福建永安的《大众木刻》月刊上。这时候,抗日烽火连天,黄永玉先生还在为生计而劳作,所以,他一直难以忘记《大众木刻》支付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由此想到白石老人的“甑屋”,他的祖母当年曾说:“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因为不在战区,因为不在学校,黄永玉先生也不可能像同时代那些热血的学生画家那样走上街头,走上战场。他所感受到的是绘画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而木刻在当时是最为实用的艺术。在这样一个既没有“投奔”,也没有“投身”的自然发展中,黄永玉先生渐渐地靠近了版画,走进了版画。而在此后的四十年间,黄永玉先生的版画创作和他的人生发展一样,与时代同行,以丰富多样的创作而迈上了人生的一个巅峰。

0/400 提交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图片( 0/ 9

期刊推荐

荣宝斋 2020年第08期

主办: 荣宝斋有限公司

周期: 月刊

阅读本刊
0/200
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  服务咨询:400-819-9993

京ICP证04043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京)字第416号 京公安备案1101080202046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知网文化
扫码下载客户端

收藏作品,请先登录
收藏作品,请先登录